自2009年9月以來,中國西南地區都遭遇了大范圍持續干旱,云南、貴州等省部分地區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干旱再次拷問了我國“靠天吃飯”的水利隱憂。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把重點放在了農田水利的建設上,節水農業再次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楊凌作為我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肩負著科技示范和推廣作用,而楊凌節水灌溉技術則集成多項先進技術于一身,以節水技術為核心,創建了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型現代農業發展的模式,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節水技術創出農民增收之路
“使用地膜節水灌溉技術后,即增產增效,又節約成本。”談到節水灌溉技術帶來的收益,新疆阿勒泰地區農場的龐智笑身有體會。前幾年,聽說新疆地方農場的同志采用了楊凌秦川節水公司的節水灌溉產品后,效果不錯。于是,龐智笑們便也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示范性地做了2000畝的節水灌溉項目,主要種植打瓜,沒想到使用后,效果比預計的還要好。“在采用地膜節水灌溉以后,現在十幾家的用水量才是以前一家的用水量!”
新疆阿勒泰地區農場隸屬新疆富海縣管轄,是自治區農業廳建廠最早的一個地方國有農場企業之一,打瓜、向日葵是農場的主要種植經濟作物,已經種植了十多年,但是近年來,由于氣候變暖,灌溉農業隨著山上積雪量的減少也逐年下降,再加上大量土地鹽咸化程度高,棄耕的地也在逐年加大。龐智說,在采用節水灌溉技術以后,打瓜的產量每畝地凈增產60公斤左右,當期就可以收回成本。并且在新疆,節水灌溉所用的軟管是一年一回收,回收按照三公斤補貼一公斤的標準進行,相應地,成本也就更低了。目前節水灌溉項目已經成為當地農業的一項技術性革命了,實現了從澆地到澆莊稼的歷史性變革!
“干旱少雨,靠天吃飯”是過去人們對陜北傳統農業生產的深刻印象。“聽不見黃河的水響就不敢種紅棗。”是陜西榆林當地的農民曾流行的一句諺語。而如今設施農業、林果經濟等卻成為陜北傳統農業生產、農民增收的新途徑,榆林農業更是近年連續刷新了多項全國高產紀錄。這就是楊凌節水農業在陜北干旱地區創造的又一個農民增收神話。
“沒有楊凌的科技就沒有我富裕的今天。”陜西省米脂縣銀州鎮孟岔村村民孟浩海談起這幾年的變化,深有感觸地說。他2000年承包了580畝的荒山,開始栽植棗樹的時候,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兩三千塊錢。但現在一年的收入能達到上百萬。“我真是做夢都沒想到能有這么高的效益。”孟浩海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
5年前,米脂縣銀州鎮孟岔村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靠天吃飯的無名小村,干旱的土地曾使許多農民的諸多希望變成失望。如今,孟岔村卻成了聞名遐爾的示范村,2000多畝荒山的溝溝壑壑已被整齊劃一、合理密植的棗樹林所覆蓋,宛如一條載有綠色希冀的長廊。
“以前我想都不敢想,500多畝地,專家們只用2個人就能灌溉完,又均勻又省水,還能抽個煙、聊個天。過去用管灌,100多畝地就得20多個人,管子長度超過了10米,人要抬著管子繞著樹跑,累得人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孟岔村村民孟好海感慨地說。
據了解,自2006年陜西省科技廳和榆林市科技局立項實施山地紅棗微灌技術以來,米脂縣地方科技部門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種植戶形成三結合機制進行科技示范,現已建成全國最大面積的山地紅棗微灌示范區,經濟效益實現了三個跨越。一是進行了矮化密植栽培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山地紅棗每畝經濟效益由500元增加到1000元的跨越;二是矮化密植栽培技術與傳統灌溉技術相結合,實現了山地紅棗每畝經濟效益由1000元增加到3000元的跨越;三是矮化密植栽培技術與微灌技術相結合,實現了更高的經濟效益。“孟岔模式”,在干旱缺水生態脆弱的地區,創建了科技示范帶動產業發展的典型,成為干旱半干旱地區發展生態型現代農業的樣板。
土地產值最大化節水70%,增產30%以上
“現在的孟岔村,到處都是紅棗林,180畝無法造林的山地都栽上了棗樹,所有能用的山地都利用上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國家節水灌溉楊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汪有科自豪地告訴記者。在孟岔村一處接近90度的陡坡上,幾十棵棗樹都可以旺盛地生長,讓人嘆為觀止。汪有科說,他們專門設計了陡坡控水滲灌技術,保證了陡坡棗樹與其它棗樹一樣豐產,使180畝無法造林的山地全部栽植上棗樹,讓土地產值真正做到了最大化。
據了解,米脂縣位于榆林市南部地區,屬于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紅棗是這一區域傳統的特色果品,也是當地重要產業之一。但長期以來由于嚴重干旱缺水,生產效益并不高,平均畝產僅為150公斤左右。2006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技人員認為,米脂縣孟岔村必須走生態型現代農業之路,通過現代微灌技術讓有限的水資源在山地得到充分利用,達到增產增收。如今,在孟好海的示范基地,全部采用最先進的滴灌技術,只需要1人,8天就能澆完整個棗園。省時省力、保證了棗樹得到及時灌溉,產量是沒有灌溉、矮化密植條件下紅棗產量的3.3到4.4倍,是管灌、矮化密植條件下紅棗產量的1.3到1.6倍。使得紅棗平均畝產達到1320公斤,節水70%,增產30%以上。如果與傳統栽植方式、不灌水相比,畝產量增加了近10倍。
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伴隨著楊凌節水灌溉技術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的運用,以往貧瘠的山地被一片綠色覆蓋,傳統的灌溉方式被徹底顛覆。
據了解,2005年11月,新疆巴州和碩縣曲惠鄉實施了戈壁灘經濟林滴灌工程,項目實施前,該地為戈壁灘,自然環境極其惡劣,通過節水工程的建設,不但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使戈壁變成了綠洲。項目實施當年,采用了經濟林(大棗、杏樹)行中間套種大瓜的種植模式,每畝產出瓜子80公斤,每公斤市場價為8元,每畝直接經濟效益640元,而滴灌總投入為560元/畝,當年僅套種作物產生的收入就收回了工程投資。而且,通過項目的建設,對當地沙漠化的治理產生了明顯的生態效應,生態環境建設與農民增收得到了同步協調發展。
明顯的增產幅度,低廉的投資成本,神奇的綜合效益,使節水灌溉技術在當地及周邊地區產生了極大影響。
節水技術大有文章
“氣候變暖和環境變化是一道難題,如果沒有農業節水技術的進步和推廣,用水量要增加1000億立方米。”“在水資源嚴重緊缺的中國,要解決‘這道難題’,就必須建成相對完善的現代節水農業技術體系,這也將是中國的糧食及生態安全的保障。”今年2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國家節水灌溉楊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水土保持與節水農業專家吳普特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據了解,目前我國西北地區水資源在數量上存在水量少,質量上存在水質差,灌溉設施老化,灌水技術落后的特點。從地區上看,陜北地區干旱少雨,主要種植土豆等經濟作物;關中地區則是主要以蔬菜大棚和果樹為主,這些都適用于節水灌溉工程項目。
節水灌溉是農業生產發展必須采取的技術手段,通過節水灌溉系統的推廣使用,可以為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目前,西北地區農業高效用水技術已累計在陜、甘、寧、蒙、新及華北石質山區等地推廣應用1500萬畝,增產糧食6.6億公斤,增收7.3億元,節水3.7億立方米,解決了129萬人、223萬頭牲畜飲水問題,促進了農民增收,取得了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