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河北省用全國0.7%的水資源,生產了全國6%的糧食,養育了全國5%的人口。全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307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值的1/7,比世界上最缺水國家之一的以色列還少。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府副省長沈小平說,水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生產要素,農業不能缺水,但河北的情況是“水資源嚴重短缺”。每年農業用水占到全社會用水的70%。“一公斤小麥需要1噸水,每年超采地下水四五十億噸。”沈小平代表說,河北省是資源型缺水的重要省份,水利設施基礎脆弱,歷史欠賬太多的現象依然突出。
目前,河北省正在建設南水北調工程,引黃入冀工程也在抓緊實施,這兩項工程有望每年為河北省增加40多億立方米的用水量。沈小平代表說,這40多億立方米的水,只能滿足生態、工業和城市用水需要,還無法緩解農業缺水的現狀。因此,河北省將加快對現有農田水利設施的排險加固工作,最大程度發揮水利設施的效益。“我們現在一方面是農業缺水,另一方面是浪費還很嚴重,所以要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加大培育抗旱種子的力度。”
全國人大代表、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總農藝師趙治海表示,在現有條件下,應當充分發揮科技的作用,用科技支撐消減自然災害對農業的影響。節水問題和糧食增收是一對突出矛盾,“可以通過增加雜交谷子種植面積,緩解這對矛盾。”
全國人大代表,秦皇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志新表示,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河北降水的百分之七八十,都集中在七八月份,這樣就需要修一些水庫,對水資源進行宏觀調節,但這種大型水利設施的覆蓋面不可能很廣,做不到全覆蓋。”劉志新代表說,這就需要中小型,特別是微型水利設施建設,作為重要補充。“比如說山區的小塘壩,特別是山上集雨水窖。”
劉志新代表介紹,平原地區絕大部分土地仍處于大水漫灌的狀況,所以應該發展節水灌溉,從科學用水、節約用水上找出路,盡量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對于節水灌溉普及率低的問題,劉志新代表稱,目前農業以分散的一家一戶經營模式為主,各戶土地面積都不大,加上節水灌溉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農戶負擔不起。“投入和產出比差距比較大,農民會覺得不太合算,這是一個制約因素。所以國家應該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節水灌溉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另外,農業科技人員還應該對節水技術進行完善,提高實用性,降低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