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高爾夫球場的命脈,灌溉是草坪養護的重要手段。中國高爾夫要長遠發展,球場灌溉必須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灌溉用水積極“開源”
大多數高爾夫球場的灌溉,直接打井開采優質地下水,或利用河湖中潔凈的地表水灌溉,出現和城市供水、農村人畜飲水、農林灌溉“爭水”的局面,由此引來高爾夫球場用水過大、不利節約資源等指責。
節約資源是建立節約型社會的本質要求,是高爾夫球場灌溉發展必須適應的局面,也是高爾夫球場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責任。北京率先對高爾夫球場用水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直接取用地表水或地下水的高爾夫球場,必須進行水資源論證并申請取水許可……高爾夫球場的景觀用水必須使用再生水,不得使用自來水或自備井水”。因此,高爾夫球場灌溉用水必須開辟新的水源,以部分或全部替代潔凈水源。
高爾夫球場可開辟的水源有球場內的景觀湖水、會所和周圍住宅區生活廢水。這些水經過處理后成為中水,可用于灌溉球場草坪,形成場地內的循環用水鏈。美國高爾夫球協會(USGA)就“高爾夫球場利用循環水灌溉”進行過專題研究,于1994年發行了《廢水在高爾夫球場灌溉中的回收利用》,促使更多的高球場使用循環水。北京也有4家高爾夫球場按規劃使用了中水,而且應用實例表明,高球場使用中水灌溉對草坪是安全的,其效果比用優質地下水灌溉更好。中水里含有一定的有機物,不僅可以減少對優質地下水的開采,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施肥成本。
北京市明確規定,再生水管線覆蓋范圍內的高爾夫球場,必須利用再生水進行草坪灌溉。再生水管線覆蓋范圍外的高爾夫球場,符合條件的須建設中水處理設施,實施污水處理再生利用。政府在各種政策上給予扶持,有望引導和促使高球場從使用地下水或市政水,向使用中水轉變。
高球場另一個可開辟的水源是自然降雨,在球場內建設一些雨洪利用設施,充分收集人行道、車行道、停車場及建筑屋頂等處的雨水,只需簡單處理,即可用于球場灌溉。
二、灌溉設備充分“節流”
目前國內球場設計、建設市場比較混亂,建設缺乏資質和標準認定。一座較高標準的18洞高爾夫球場的建設成本大約需要8000萬元,設計費從數十萬元人民幣至上百萬美元不等。可有些人居然用2000萬至3000萬元的投資興建標準球場,一些球場“淪落”入低端市場,競爭變得無比慘烈。結果建造時極端壓縮成本,但造型土方工程省不了,會所也要顯得漂亮,草坪必須種,因此最后壓縮的是看不見的、而對后期養護非常重要的灌溉和排水系統的投資,由此造成球場無足夠資金支持先進的灌溉設備,無力組成完善的灌溉系統。因為灌溉系統先天配備不足,沒有先進的節水硬件設備支持,引起球場后期養護用水居高不下,如何做到充分節流?
必須從行業發展的高度,對采用先進灌溉設備提高認識,組織有關部門制定高爾夫灌溉相關標準,規范投資、設計、建造等各方行為。“節流”這篇文章必須做好,否則,“高耗水”這頂帽子必將影響高爾夫行業的發展。
目前世界上高爾夫球場的先進灌溉設備,從適合球道、果嶺、發球臺、高草區的灌溉噴頭,到灌溉用水的計算機自動決策控制系統,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產業,具有足夠的選擇空間和完備的技術支撐。
三、從灌溉管理中“要水”
盡管有些球場配備了比較完善的先進的灌溉系統,但耗水量仍然過高,主要問題是用水管理粗放。
高爾夫球場的不同草坪的灌溉水量有很大差別,調查資料顯示,一個18洞的標準球場各區域草坪平均年灌溉量約在210至420毫米之間,此數值低于農業中水田(約1000毫米/年)和旱田(約500毫米/年)的灌溉量。中國農業大學曾經對北京地區的一個高爾夫球場的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一個面積約90公頃的27洞高爾夫球場,全年灌溉量為20至30萬噸。但目前多數高球場的用水量在50萬噸以上,與實際需水相比,浪費高達一倍以上。因此,通過提高用水的管理水平,節水、節能潛力巨大,球場的養護成本也會明顯下降。
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須有足夠的技術數據支撐。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就高球場草坪需水量設立專題研究,組織相關科研院所、高爾夫球場、企業等緊密合作,逐步建立起高爾夫球場的節水灌溉制度,盡最大努力從管理中“要回”浪費的水資源。
人才是灌溉管理的主體,相關組織和院校應盡快培養一批懂植保又懂灌溉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充實高爾夫草坪管理隊伍,運用科學手段、先進的水分監測設備,控制球場的合理灌水,幫助球場降低養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