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花卉生產起始于滇池沿岸,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主要在呈貢縣,多為小規模種植。1994年省政府提出把花卉生產,特別是鮮切花生產作為新興產業來抓。市委市政府把花卉產業列為十大生產基地加強建設,花卉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十五”以來,鮮切花生產由呈貢、官渡兩地逐步向晉寧、嵩明、宜良、西山、安寧等縣區擴展,生產規模不斷壯大,種植品種日益豐富,布局結構日趨合理,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科技水平和設施裝備不斷提升。
昆明現在已經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和最具影響力的鮮切花集散中心及價格指導中心,生產、加工、銷售、市場流通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鮮切花在國內外市場占有份額不斷增加,出口總量大幅上升。種植結構逐步形成鮮切花、盆景盆花、種球種苗、綠化苗木、觀賞植物等多位一體的發展格局,花卉企業涉及生產、銷售、流通、服務等各個領域。
目前,以昆明為主的云南鮮切花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了70%,在香港的市場占有率達到40%,全國每10枝鮮切花中有7枝來自昆明,出口市場涵蓋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鮮切花種植面積、產量、產值、交易量、現金流等指標已經連續17年位居全國第一。“斗南花卉”已成為中國花卉行業的馳名品牌,昆明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和最具影響力的鮮切花集散中心及價格指導中心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
為進一步提升昆明花卉產業整體規模效益,推進“4210”工程建設,促進“云花”產業二次騰飛。市委市政府提出,昆明將建成帶動全省、輻射全國、面向全球,建成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鮮切花出口基地,建成亞洲最大的鮮切花現代物流集散中心,信息服務價格指導中心、新技術新產品研發中心、花卉博覽會展中心。于是,昆明鮮切花開始了從零星種植到全國之最,再到面向全球,蜚聲中外的跨越……
斗南花市“帶動全國影響世界”
不久前,國家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副司長周應華一行調研了斗南花市。通過實地調研,周應華副司長認為,斗南花卉市場是產地型和集散型的綜合市場,是全國乃至全亞洲鮮切花年交易量、交易額最大的花卉市場,隨著建設和發展的需要,要進一步將“斗南品牌”形成鮮切花的標準,積極主動爭取花卉市場的話語權。
“斗南花卉已經成為中國花卉行業的馳名品牌。”副市長李喜介紹,斗南花卉起步早,形成了有影響力的品牌,而且應有效應、效益也得到了較好發揮,具有了打造國際化品牌的發展條件。目前正在規劃建設的昆明斗南國際花卉交易中心以建設市場完善、資源共享、帶動全國、影響世界的花卉交易市場體系為目標,通過實施品牌化、標準化、國際化戰略,把“中國昆明斗南國際花卉交易中心”建設成集花卉種植、研發、花卉交易、冷鏈物流、信息收集及發布等功能一流、亞洲最大、世界著名的國際花卉交易、種植研發、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五大產業功能片區”總體發展格局,構建一個高標準、高層次的花卉產業資源配置、運作平臺。
昆明斗南花卉產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斗南花卉最初的交易是以路為市、以街為市,規模不大且競爭無序。斗南花卉公司堅持將花農、花商和花卉經紀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斷加大市場建設投資力度,完善市場設施設備,提高市場管理水平,使花卉市場在數年之內成長為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從20多個省市區、10多個國家和地區匯集而來的鮮切花,在斗南花卉市場成交后,通過航空、鐵路、公路運輸網,送往全國80多個大中城市,并出口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等地4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過多年努力,如今斗南花卉市場形成了“一個品牌、兩個紐帶、三個促進、四個首位和五個支撐”的產業格局。目前,以花卉品牌注冊的“斗南”商標已經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我國第一個花卉類的馳名商標。
51億打造斗南國際花卉交易中心
“作為全國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昆明斗南花卉市場承載著全省80%以上的鮮切花交易份額,依托市場功能即‘斗南’品牌效應,整合了來自全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花卉并銷往國外,‘斗南’已經成為中國花卉市場的風向標和晴雨表。”昆明市農業局局長郭煥波說,按照“五大功能產業片區”的格局,如今昆明斗南國家花卉交易中心建設正酣。
總投資51億元的昆明斗南國家花卉交易中心總用地830.86畝,包括花卉綜合主交易區、國際花卉研發及配套設施功能區、精品花交易及花卉延伸產品功能區、冷鏈及采后配送處理區和國際花卉研發展銷示范功能區。據估算,項目建成后市場交易鮮花可達每年80億元以上,盆栽觀賞植物每年20億元以上,并將直接帶動物流服務、旅游觀光、包裝等行業收益每年18億元以上,綜合收益應在每年120億元以上。項目實施可創利稅每年6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10萬個以上,并能間接帶動30萬花農穩步增收。同時,通過項目拉動,前來旅游的人群又將成為新區的景觀和標志,在對環境有較好影響的同時,能拉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引領全國花卉產業發展,真正做到帶動全國、影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