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國農業機械化保持了整體推進、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預計達到54.5%,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連續6年增幅超過2個百分點。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凸顯,有效保障了生產的進度和質量,為糧食“八連增”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裝備支撐。
購機補貼政策實施規范高效,農機裝備水平快速提高。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到175億元,比上年增加20億元,已在11月底全部落實到戶。補貼政策效應顯著,拉動農機消費需求不斷升溫,農機工業產銷兩旺,農機裝備總量加快提高、結構加快優化。2011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預計達到9.7億千瓦,同比增長4.5%。大中型拖拉機、水稻插秧機、玉米聯合收獲機擁有量預計分別達到430萬臺、40萬臺、17萬臺,分別比去年增長18%、30%、38%。拖拉機大型化、動力機械和農具配套化的趨勢逐步顯現。預計全年農機工業總產值超過3000億元,連續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重要農時機械化生產組織有力有序,農機作業水平快速提升。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農時,農機作業機具供需平衡、作業市場穩定有序、作業質量穩定提高、作業面積大幅增加。薄弱環節機械化生產取得較大突破,玉米收獲機械化水平達到33%,比上年提高7個百分點。水稻機收新增1900萬畝,總面積首次突破3億畝大關,機收水平超過67%。水稻機械化種植水平達到25%,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全國完成春季機耕6.41億畝,同比分別增加3.4%,農機抗旱灌溉小麥面積超過8000萬畝次。夏收小麥、夏玉米、冬小麥機播水平分別達87.8%、77%、86%,再創新高。農機成為搶收搶種、抗災救災的主力軍,有力保障了農業的進度及質量。
農機農藝融合扎實推進,增產增效型資源節約型農機化技術應用范圍持續擴大。農機專業合作社達到2.7萬個,比去年增加23%,成為帶頭應用農機化新裝備新技術的主要力量。農機化教育培訓大行動效果顯著,以農機農藝融合為重點開展了春耕、三夏、三秋農機化技術專項培訓,共培訓農機手及基層農機推廣人員618.7萬人次,促進了增產增效和節水、節種、節肥、節藥、節地型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全國水稻機插秧技術實施面積突破1億畝,保護性耕作面積新增1900萬畝;農機深松整地面積達到1.6億畝,比上年增加2100萬畝。大豆、油菜、馬鈴薯、花生機收和油菜機播、機械化秸稈粉碎還田、高效植保、化肥深施面積較上年有明顯增加。經濟作物、林果業、畜牧業、漁業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穩步推進。農機化新技術新裝備的廣泛應用,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